<progress id="8qbty"><track id="8qbty"></track></progress>
<th id="8qbty"></th>

<tbody id="8qbty"></tbody>
<button id="8qbty"><acronym id="8qbty"></acronym></button><ol id="8qbty"><object id="8qbty"><input id="8qbty"></input></object></ol>
  1. <dd id="8qbty"><center id="8qbty"></center></dd>
    <button id="8qbty"></button>

    <em id="8qbty"><acronym id="8qbty"><input id="8qbty"></input></acronym></em>

    一位新冠康復者的自述:我是醫生,在方艙住了六天

    2022-11-22 15:26:36 39深呼吸

    點擊上方藍色微信名↑↑

    關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尋常的醫藥健康深度內容

    我是一名應屆畢業生,目前在上海一家醫院當醫生。大半年前,我感染新冠病毒,在方艙醫院度過了6天時間。

    01

    無癥狀

    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發,我們的學校開始不允許學生外出。但臨近畢業的醫學生比較特殊,上學期間基本要在醫院待著,疫情出現后,我們還是會到醫院輪班,接收、救治急診病人。

    4月1日,上海進入全域靜態管理。醫院每天都會安排核酸檢測,我每一輪篩查結果都是陰性。后來,醫院里陸續有醫生核酸陽性。

    4月15日,我被定性為密切接觸者。因為醫院的隔離條件不充分,我回到自己家開始居家隔離,每天在社區里做核酸檢測。

    到了21日,我所住那棟樓的混采里出現了陽性。第二天,每戶的檢查結果出來,我被確定“中招”了。雖然采樣結果是陽性,但我居家這幾天,沒察覺有任何癥狀。

    ◎ 圖:站酷海洛PLUS

    突然變成了新冠病毒感染者,我也說不上有多害怕或者緊張,因為我一些醫院同事、大學同學屬于這輪疫情的第一批病人,有些已經轉陰離開方艙醫院了。他們的年齡基本在30至60歲之間,本身沒有嚴重的基礎疾病或者較差的身體狀況,感染后大多數人沒有癥狀,或者癥狀比較輕微。大家在群里會互相交流,所以我心里早有預期,反而會輕松一點。

    02

    方艙六日

    在校生和醫院職工的雙重身份,令我接下來的隔離流程比想象中順利。向醫院和學校報備后,我很快就被定點轉移到方艙醫院——這個隔離點基本上以大學生和醫生為主。

    在上海,被送入方艙的人基本都是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有基礎疾病或者重癥病人則會被送去定點醫院救治。

    當時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輕癥和無癥狀之間的區別,作為一名非感染科醫生,我是這么理解的:當時上海的疫情發展處于高峰期,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就統一送入方艙醫院進行治療,同時醫生通過評估病人的身體情況作判斷。當時醫生對我的診斷,是屬于無癥狀感染者。

    進入方艙當天,醫生給我發了一些常規藥物以及一包抗原檢測。第二天,我開始出現咳嗽的癥狀——類似于常見感冒的咳嗽,同時也有點鼻塞。

    ◎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卡和標本運輸袋。/ 站酷海洛PLUS

    這期間,不清楚是方艙里的飯菜比較清淡,還是我的味覺有所喪失,吃起飯來覺得沒什么味道。我帶了幾包咖啡過去,偶爾沖一杯喝。每天喝熱水,沒做特別的治療,也沒吃藥。過了兩天,咳嗽止住了,鼻塞癥狀減輕,開始流鼻涕。

    我的家人、朋友通過微信來問候我,他們比較擔心我,但我身體沒什么很嚴重的不適,這可能與我平時堅持運動以及年輕有關系。

    那時是畢業季,我們上班時間是“早七晚五”,下班后要做科研和寫論文,還挺累的。來到方艙,不用上班了,就把全部時間用在寫論文上。在方艙里每天就看書、寫論文、自測抗原,經過六天的隔離,我終于轉回陰性。

    ◎ 李醫生的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證明。/ 講述者供圖

    03

    正常生活

    得到連續三天的陰性證明后,4月底,我被送往就職醫院的專用隔離酒店——它是用來隔離醫院員工,以及支援方艙工作后的密切接觸者的。

    5月15日是我的畢業論文答辯日,為了順利通過答辯,我不得不熬夜修改畢業論文。每天凌晨4點睡,中午12點起床,顧不上“注意身體、好好休息”了。有了一個目標,我發現隔離的日子其實也不怎么難熬。

    在酒店住了14天,測了14天核酸,我帶著全陰證明結束了隔離。

    ◎ 圖:站酷海洛PLUS

    從方艙出來到現在,過去了大半年時間,我暫時沒有發現自己有后遺癥癥狀出現。我也有跟其他人聊過,大家主要是在味覺喪失上有時間上的長短之分,但味覺喪失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相當于是重感冒或者重鼻塞的情況下,聞不出美食的味道。有些人在兩三周甚至一個月內,吃東西時感覺到味道不強烈,而有的人喪失味覺的時間會短很多。

    我讀本科的時候,新冠疫情還沒有出現,那時候我在醫院輪轉,遇到過不少全身情況比較差的老人家,有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得了普通感冒也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大白肺”。多數民眾對“大白肺”的認知,是從2020年武漢疫情開始的,覺得它是新冠肺炎的專屬詞,其實并不是。

    所以現在我也常常跟家里的長輩講,哪怕一個普通的流感,如果讓所有人都得一遍,也會有人撐不過去。如果真的感染新冠病毒,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它有可能導致自身原有的基礎疾病加重,尤其是針對患有慢性的肺部或心臟疾病,以及腫瘤術后患者而言,更需要提高警惕。

    講述|李醫生

    封面圖片|站酷海洛PLUS

    (39健康網)

    一级AAA特黄Av片免费观看

    <progress id="8qbty"><track id="8qbty"></track></progress>
    <th id="8qbty"></th>

    <tbody id="8qbty"></tbody>
    <button id="8qbty"><acronym id="8qbty"></acronym></button><ol id="8qbty"><object id="8qbty"><input id="8qbty"></input></object></ol>
    1. <dd id="8qbty"><center id="8qbty"></center></dd>
      <button id="8qbty"></button>

      <em id="8qbty"><acronym id="8qbty"><input id="8qbty"></input></acrony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