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緊急避孕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副作用,這是個好事,但NA姐也發現一個奇怪的事兒,不管是緊急避孕藥還是短期避孕藥,不少人都會把它們歸類為同一種,對避孕藥的種類及作用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只要聽到避孕藥,就給它貼上“副作用大、激素多、危害身體”等標簽,甚至不少人認為吃避孕藥就相當于吃激素,可事實上,避孕藥到底是怎樣的呢?
吃避孕藥≠吃激素
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女性中,23%的人擔心服用避孕藥會影響生育,63%的人擔心服用避孕藥會產生肥胖等副作用,因為多數人認為避孕藥的成分里含有激素,擔心其對身體有傷害。

實際上,不同類型的避孕藥物,所含有的激素成分也是有一定區別的。激素的種類有很多,而且人體自身的器官都會分泌一些特定的激素,這些不同類型的激素,分擔人體的各種工作職能。
而短效避孕藥中含有低劑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從而在體內發揮應有的作用。通常來說,避孕藥中含有的都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只是根據類型不同,其中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
比如緊急避孕藥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量較大,相比之下,短效避孕藥和長效避孕藥,所含有的激素劑量就比較少,因為不同的類型藥物,其發揮的特性不同。
不同避孕藥,哪個危害最?
1、緊急避孕藥
這類藥物都是左炔諾孕酮類型,它的作用原理是通過補充大劑量的孕激素,起到迅速抑制排卵,使宮頸粘液變粘稠而阻止精子通過;以及阻止受精卵著床來防止懷孕的作用。
無防護性生活或避孕失敗后的一段時間內,可以通過服用這類藥物而達到避孕的目的,這是從短效快速的情況出發的,一般在沒有規劃好的性生活時,可以達到避孕的目的。
通常來說,適齡的女性都可以服用,其主要的副作用是惡心、嘔吐、頭疼以及月經不規律,不過在停藥之后癥狀就會消失。
2、短效避孕藥
其成分是低劑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服用的時候,以28天為一個周期,每天服用1片,連續服用21天后,停藥7天后再服用下一盒。
短效避孕藥的雌孕激素成分在體內代謝較快,停藥之后生育能力可以恢復。通過模擬體內的激素變化,抑制排卵而達到避孕的效果。短效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很低,人體很快就能將其代謝掉,所以不會在身體內積存。
避孕藥所導致的副作用,實際上是跟激素的含量有關,大劑量激素容易造成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周期改變,長期服用對身體傷害很大。
不過短效避孕藥中的激素含量很低,所以有效避免了這個問題。因此短效避孕藥是相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全球大約有一億人使用,且在歐美發達國家普及率較高,接近50%的女性在使用,而在中國口服避孕藥的使用率非常低,甚至連2%都不到。

3、長效避孕藥
本質上和短效避孕藥一樣,只是其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大,所以發揮的時間作用也就長了。通常一個月只需要吃一次,就能維持較長一段不會懷孕,所以相對于短效避孕藥的每天吃藥,這種比較方便。但是由于劑量大,所以也就導致其副作用明顯,這是其明顯的缺點。
所以綜合來看,如果女性沒有懷孕的需求,吃短效避孕藥是最快捷和方便的做法了,副作用小,而且對身體還有一定的好處。
對于女性的一些婦科疾病,如內分泌、痛經、月經失調、多毛卵巢綜合征等都有一定改善作用,而且還能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卵巢囊腫和卵巢癌。
不過,避孕藥也并非任何女性都能服用,和所有的藥物一樣,也存在著用藥禁忌。一般來說,患有重大疾病的人是不能服用的。
激素類的藥物需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然后從腎臟中排出,用藥會使得肝、腎功能的負擔加重,所以有重大疾病的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藥。

高血壓患者不能服藥,因為雌激素會減少循環血量,從而引發血壓升高,而且孕激素還會導致血脂升高。此外,子宮肌瘤以及乳房腫瘤等患者,疾病本身都跟激素有關,如果服藥會加重病情。另外,哺乳期的女性也不適宜服用避孕藥。
相信通過這篇文章的介紹,大家對避孕套都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在選擇避孕套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決定。
參考資料
[1]《關于短效避孕藥,你了解多少》新華網.2020.9.28
[2]《長效、短效、緊急,三種避孕藥傻傻分不清楚?》人民網.2016.10.25
[3]《這些人不宜口服避孕藥》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020.5.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