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為何日子來了又去,寡人估摸著每當快要過去二十來三十個日夜之時總是感覺焦慮重重仿佛將有大事發生一般?“嗡嗡——嗡嗡——”只聞手機多番震動,一看信息再次印證了寡人無敵的第六感!又到了寡人的小姐姐“小羊”輾轉反側叫苦連天痛不欲生的那些日子了——痛經造訪。
寡人自然也是對小羊心疼萬分,然而寡人無奈難以“分享痛苦”,經過接連多次勸說小姐姐喝水、按摩、喝紅糖水均失敗告終的情況下,寡人靈機一動向小羊獻計:“既然痛經是一種‘病’,那吃止痛藥不就得了!”
但在寡人將“吃止痛藥”妙計告諸小羊時卻遭小姐姐破口大罵:“是藥三分毒!”“吃止痛藥副作用可大了!”“萬一對止痛藥產生了依賴性就得不償失了!”一大串質疑連發讓寡人糾結萬分。當其他辦法都難以緩解痛經時,究竟該不該吃止痛藥?
本期話題:痛經吃不吃止痛藥?(更多的寡人健康糾結)
本期出場人物:小羊
難以承受的生命之“痛”:痛經分不同種類?
生活中能影響到月經的因素不在少數。首先必須區分清楚的是,女性朋友們不甚陌生的“痛經”從醫學定義上分為兩種,一是“原發性痛經”,另一則是“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是由體內臟器病變引發的,這種情況的痛經必須到醫院檢查身體是否患有潛在疾病。大部分女生體內頻發的“經痛”本體是原發性經痛,這是引發痛經逃不開的“生理因素”,意味著痛經是這部分女生生來就無法避免的“體質”問題。
當然,月經同樣受外界客觀因素影響,長期處在衛生條件堪憂的環境,頻繁接觸吸入煙、二手煙、不良化學物質等條件下,別說月經會受到影響了,身體各處病變的幾率也大大提升;痛經的主觀因素則與女性生活狀態密不可分,女性朋友們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和缺乏鍛煉都有可能導致痛經。
事發有果,“痛”出有因:為什么會痛經?
目前西醫研究表明引發痛經的幾大罪魁禍首如下,
首先請出我們的一號痛經“罪魁禍首”——前列腺素和白細胞介素。在月經期間,女性體內前列腺素和白細胞介素增高引發子宮平滑肌收縮和痙攣。
其次,不可小看引發痛經的二號“罪人”——血流阻力。經期血液的流出通常受到子宮血流阻力的影響,當血流阻力提高時經血流通不暢,子宮血管就會收縮,女性朋友們的身體就難免感覺到不妥。
最后,導致痛經的三號罪人同樣罪行不淺——疼痛敏感。我們身體的脊髓和丘腦能感知疼痛,女性月經期時身體的脊髓和丘腦部分感官網絡抑制會有一定程度的解除,變得尤為敏感。簡單來說,月經期女性能察覺到的疼痛感比一般時期的疼痛感要深。
不吃藥“痛不欲生”,吃止痛藥怕副作用?
明晰月經的不同種類,了解引發痛經的原因再回歸到我們“吃不吃藥”的問題就更好理解了。面對沒完沒了的經痛,我們該采取“有為”的治療手段,還是“無為”地忍忍就過呢?網上漫天飛的“痛經止痛秘方”、“預防痛經妙招”等歸根到底就是要解決痛經問題,我們盲目信服缺乏科學考究的“網傳”秘方卻對醫生開服的止痛藥物趨之若鶩?怎么想都是網絡謠言惹的禍。
在這里,我們并非倡導痛經不理病情盲目吃止痛藥。而是在確保自己并非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的繼發性痛經的情況下,遵從醫囑服藥的確是女性應對原發性痛經和其他原因痛經的正常選擇。痛經情況避無可避之下,一味忍痛并不會“自愈”,反而讓身體遭受痛苦更是給生活造成影響。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按照醫生囑咐服用止痛藥,一來規避了自己盲目吃藥的風險從而鎮痛止損,二來,不濫用止痛藥的情況下,身體對藥物的依賴性也就無從談起。再加上,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作用下,適時適量服用藥物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微乎其微,所謂的“藥物殘留”也同樣隨時間消失殆盡。
寡人糾結的結果:
痛經是大部分女生常常面對的問題,寡人非常理解。但畏懼源于無知,想要消除痛經的恐懼感首先我們就要了解痛經的不同種類并對自己痛經的類型作出判斷,及早就診治療。而原發性痛經和其他原因引發痛經高發的情況下,遵從醫囑服用止痛藥物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
痛經固然是身體難以自愈的“痛”。在生活中我們更要多加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同時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規律的作息。若疼痛照樣“到訪”的話,參照醫生建議,適量適時服用藥物才是真正到位的止痛手段。最后寡人多操心一句,請確定真的是痛經才服用止痛藥,可別把肚子痛和其他疼痛誤認為痛經了哦。
往期回顧:
關于補鐵和補血,人們存在的誤區可不少。大多數人談及補血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養生枸杞泡紅棗,阿膠紅糖齊上陣”,殊不知,這些最為人熟知的“補血”食譜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補鐵的食物有哪些?你可知曉?
戴口罩悶出一臉痘?皮膚還被壓傷、淤青?疫情當下,頻繁或長時間佩戴口罩可引起皮膚損傷和皮膚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皮膚呢?
一項發布在BMJ上的研究表示,每日攝入兩份乳制品死亡風險最低!兩份乳制品為何最佳?乳制品好處確實不少,前提是我們要學會這兩個關鍵點。